<noframes id="zffdr">

<address id="zffdr"><nobr id="zffdr"><meter id="zffdr"></meter></nobr></address>

    <noframes id="zffdr"><form id="zffdr"></form>
      <address id="zffdr"></address>

        <sub id="zffdr"></sub>
        <sub id="zffdr"></sub>

          <listing id="zffdr"><listing id="zffdr"><cite id="zffdr"></cite></listing></listing>
          <sub id="zffdr"></sub>
            <noframes id="zffdr">
            <address id="zffdr"></address>

            以案警示|為了以兒子名義領低保,他說自己“去世了”

            時間:2020-06-17 08:27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字體: 】      打印

             

                ·20185月,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馬城鎮孝儀村村民馬某某等四人向蚌埠市禹會區紀委監委實名舉報:

              “村民該吃低保的吃不上,村干部都能吃上,低保戶申請不透明,不了解村里哪些人是低保戶……”

              ·20189月,孝儀村村民又向蚌埠市禹會區紀委監委匿名舉報:

              “馬士松近親屬違規享受低保。”

              ·201810月,禹會區馬城鎮紀委書記徐國軍主動撥通了舉報人的電話:

              “馬師傅,你們前期反映有關孝儀村干部吃低保問題,我們已經掌握了一手資料,不久就會有調查處理結果,我們將對違規吃低保的干部嚴肅問責,回應孝儀群眾對低保問題的關注。”

              調查細節

              半年內,孝儀村出現了兩次舉報。

              第一次舉報,是4個人實名舉報,舉報孝儀村所有黨員干部,包括已經退下去兩三年的。

              舉報的問題,有十五年前占用土地的問題,有集體土地補償款的問題,最后還捎帶說了句,有村干部吃低保。

              面對這么一封“大呼隆”的舉報信,禹會區紀委監委有點頭疼。舉報全村黨員干部?這從哪查起?

              去找舉報人了解情況,舉報人說:“不想講得太多,你們查就行。”

              針對信里提到的村干部違規吃低保問題,紀委監委去翻閱了低保戶名單,沒有發現任何村干部的名字。

              初核沒有太大突破,光是舉報人幾句含糊不清的證言,沒有其他物證,證據鏈不完整,都沒法立案。紀委監委于是決定把這個舉報件初核了結。

              舉報人不樂意了:“我們告都告了,你們就這么了結,我們不成了誣告?”

              紀委書記徐國軍耐心解釋,才打消了舉報人的顧慮。但舉報人還是不滿意,堅持說村里有些賬目不公開不透明。

              就在這時,第二封舉報信出現了。

              上級轉下來一個匿名舉報件,只有12個字:“馬士松近親屬違規享受低保”。直截了當,信息明確。

              馬士松,是孝儀村村委員。辦案人員一下子有了靶點。

              只要找出誰是馬士松的近親屬,然后看看低保名單上有沒有這個人的名字,一切就清楚了。

              辦案人員先去公安部門調取馬士松近親屬戶籍信息,從民政部門調取該村所有低保檔案資料,從銀行調取馬士松及其近親屬農商銀行存折借貸流水比對分析。

              于是發現:

              馬士松妻子和兒子的戶口20116月從馬士松戶內遷出,兩個月后他們倆就向孝儀村申請農村低保并通過。

              二人的低保金每月打入馬士松名下的存折內,馬士松不定期簽字取用。這就很清晰地顯示了是馬士松領走了錢。

              調研組經過研判分析,認為書證確鑿,具備談話突破條件,區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對馬士松突擊問話。在證據面前,馬士松如實交代了自己的違紀行為。緊接著又對其他涉及人員依次問話,佐證了其親屬違規享受低保的事實。

              為了給親屬辦低保,馬士松分幾步走:

              先到轄區派出所將妻子和兒子的戶口從自己戶內遷出分戶,這樣的目的是從戶口紙面上掩蓋他們一家三口的關系。

              兩個月后,他替自己兒子填了申請低保審核審批表,申請原因居然寫的是:“父親去世,母親有病。”也就是說,馬士松自己說自己去世了。

              可他明明還活得好好的,別人不會發現嗎?因為兒子已經跟他分戶,兒子的戶口簿上只寫他在世母親的名字,沒有他“去世”父親的名字。所以低保審核人員并不知道這名“低保戶”已經“去世”的父親其實還活著。

              然后,馬士松自己參與評議工作,順利通過申報。3年間,他累計違規領取低保金14674.52元。

              案情水落石出,當事人馬士松也受到了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退繳違紀款。

              但工作還沒有結束。調查組分析,這個案件之所以能發生,導致群眾意見這么大,跟長期以來低保信息公開不到位、不透明有很大關系。

              “一個小名單打印出來,往村子的公開欄一貼,悄無聲息。在農村,老百姓沒什么事,不會輕易去村委會公開欄去看。低保公示名單在那貼個七天,拍個照,說群眾無異議,就摘下來。純粹是形式上的公開,很好鉆空子。”徐國軍說。

              現在不一樣了。公示一開始,村里的大喇叭就喊起來:低保戶名單在村委會公開欄貼出了,大家可以去看,歡迎監督……

              群眾在家都能聽見,感興趣的就去公開欄看一眼。

              現在還要求評議低保人員資格的時候,必須選出群眾代表參會,把每個候選人家里的情況挨個通報,馬士松那種自己把自己去世的理由審核通過的“奇葩”情況,就很難再發生了。

              紀法小課

              這件事可以給群眾提個小醒:舉報信該怎么寫。

              對比孝儀村前后兩封舉報信:

              第一封實名舉報信,按理說實名舉報是有優勢的,可是信里來來回回說了一大堆問題,每一個線索都模糊不清,還沒有具體的被舉報人,可查性就差了很多。

              第二封舉報信雖然是匿名,只有12個字,但是具備了一封“優秀”舉報信的品質:點名道姓說出具體的被舉報人,以及這個人的具體問題。

              信中指明了初步方向,剩下的就可以交給紀委監委來辦了。紀委監委會努力查清事實真相,監督好政策的落實,讓群眾感覺到公平正義。(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張琰 安徽省蚌埠市紀委監委 竇凱)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術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術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
            88电竞